2017年5月24日 星期三

揭開江豚神秘的面紗

撰文 / 洪巧芸、姚秋如

編按:今年初短短三個月內,台灣海峽的江豚密集且連續地擱淺。當擱淺專線響起,傳來又是江豚擱淺的消息時,我們不禁心想,大海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台灣海峽除了瀕臨滅絕的中華白海豚之外,也是江豚的棲息地,但我們卻對牠們了解甚少。且讓我們邀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研究人員,來與我們分享江豚的祕密吧。

與江豚的初次見面─陸上調查
說起江豚,也許很多人並不認識,兩年多前的我對江豚也是十分地陌生。那時帶著對鯨豚的好奇心進入了研究領域,開啟了我與江豚的緣分,也在今年二月終於有機會親自到馬祖拜訪江豚。那次拜訪是由長年投身江豚研究的姚秋如博士、公視簡毓群導演、冠慈、琪萱和我組成五人江豚陸調隊,浩浩蕩蕩抵達馬祖後,由連江縣政府接送我們到55據點─過去的軍事營舍,具有相當好的眺望視野。
在馬祖55據點進行江豚陸上調查時的景象,大約在箭頭處的距離附近目擊江豚,江豚有時遠離岸邊,有時靠近岸邊。(攝影:洪巧芸)
在另一個據點─鐵堡─進行陸上調查。(攝影:洪巧芸)
一次調查約90分鐘,開始著手進行陸上調查的工作前,我們先查詢當天下午的滿潮時間,往前往後推算45分鐘以作為調查時間的範圍。「快看!10點鐘方向!」,「往左邊游過去了!」─很幸運地剛開始調查就充滿著緊張刺激。一次目擊後若沒有動靜約10分鐘,就代表這次目擊結束,等待著下次江豚出現。因此在觀察平台上有時安靜,有時又充滿著此起彼落的驚呼聲─「在左邊浮球的前面!好像有!但不確定」,「看到了!望遠鏡確認是江豚!」,「幾隻?」、「有兩頭以上!看起來是prob. Feeding (可能覓食)」肉眼掃視組、望遠鏡組、攝影組以及紀錄組忙碌地互相通知,並確認目擊目標。在印象中,海豚就像是喜歡跟同伴們一同在海上跳過浪花嬉戲的孩子們,但江豚很特別,較常獨自行動,也少有跳躍的行為,僅僅將背部露出海平面以換氣呼吸,看起來就像是個低調的隱士一般。第一天調查就讓大家充滿信心,因此想在第二天以水下錄音機紀錄海下聲音,選擇了在55據點旁的另一個據點─鐵堡,可惜實地探勘地形後,發現現場並不適合從事水下錄音。這次馬祖的陸上江豚調查,雖僅站崗了兩個下午,但江豚對我們十分厚愛,讓我們一睹他們真實的生活樣貌。據姚博士所述,並非每次陸上調查都能夠看到江豚,豐碩的成果溫暖了在寒冬裡調查夥伴們的心呀!
江豚到海面活動的背影,是不是很像個輪胎呢! (攝影:簡毓群)
江豚的特徵
江豚 (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是屬於鼠海豚科 (Phocoenidae) 新鼠海豚屬 (Neophocaena)。江豚究竟長什麼樣子呢?是長得像老鼠的海豚嗎?江豚又可稱為露脊「鼠」海豚,意思是沒有背鰭的「小」海豚。海豚及鼠海豚都是齒鯨類的成員,除了體型大小差異之外,以牙齒的形狀也可簡易分辨出兩者。海豚是圓錐齒 (conical teeth),鼠海豚則是鏟形齒 (spade-shaped teeth)。既然有不同形態,是否具有不同的功能呢?從形狀來看,圓錐形的齒比較銳利,似乎可用於嚼碎食物,鏟形齒好像能夠用來撈沙裡的生物?但就目前所知,兩種形態的牙齒功能皆為固定獵物而較少使用於嚼碎獵物,具有不同形態的原因或許與遺傳演化的過程有關,然而這仍然是一個待解的有趣謎題。
   
馬祖南竿漁業展示館所展出之鯨豚骨骼標本。左圖中為偽虎鯨的圓錐齒,右圖為江豚的鏟型齒。(攝影:洪巧芸)
江豚的背脊皮膚上的顆粒延伸至尾鰭前端。(攝影:洪巧芸)
江豚的外形特徵是頭部較圓、無突出的吻部,無背鰭且在背上皮膚有數排的顆粒延伸至尾鰭前端。自胎兒時期即具有這種顆粒的構造,且科學家發現在不同地理區域中背脊上的顆粒數量具有差異,可區分為窄脊和寬脊型的江豚。這構造跟車子裡的防滑墊長得很像,是具有止滑的功能嗎?這問題一直是科學家的疑惑:顆粒部位曾經被認為是母江豚在幼豚出生時,將幼豚頂出海面呼吸的構造,但也有科學家發現,這些顆粒的摩擦力似乎不足以托住幼豚。根據中國學者劉仁俊於 1985 年以圈養的長江江豚進行之研究指出,背部的顆粒在皮膚內層連結著神經末梢跟神經纖維,可能是感覺結構 (sensory structures)。很特別的是,在鼠海豚屬的物種中也具有顆粒構造,但位置卻是在背鰭的前端,且年幼時期無此構造,功能是減少游泳時水體所造成的阻力。
江豚之地理分布。灰色為窄脊江豚,黑色為寬脊江豚,橫線區域為分布重疊域。
發掘江豚的祕密─生態研究
過去江豚被歸為具有三個亞種的單種屬─分布於長江中下游地區至長江入海口的長江江豚 (N. phocaenoides asiaeorientalis)、臺灣海峽、東海、黃海、渤海、朝鮮半島至日本本州島的中脊型之東亞江豚 (N. p. sunameri) 和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沿岸的寬脊型之印太江豚 (N. p. phocaenoides)。近年科學家結合形態分類學和分子遺傳學分析,而將印太江豚獨立為一個種 (N. phocaenoides),而長江江豚和東亞江豚則為窄脊江豚 (N. asiaeorientalis) 下的兩個亞種。東亞江豚和印太江豚於臺灣海峽有重疊的分布。
臺灣周圍海域的江豚擱淺地點,包含臺灣西部沿岸、金門及馬祖,馬祖是擱淺熱點,自1997年起至今,歷經十多年的時間共收集了約有210筆的資料。其中在今年年初短短三個月內,竟然就有15起的江豚擱淺事件。
擱淺於臺灣海峽之江豚。上圖為窄脊江豚,下圖為寬脊江豚。(攝影:姚秋如、洪巧芸)
除了擱淺之外,也有被漁網誤纏的狀況發生,且大多是屬於較年輕的個體。從死亡個體中,可以利用牙齒計算江豚的年齡,內臟器官或肌肉組織可以用於重金屬或有機汙染物的含量分析、體內寄生蟲 (感染,但不完全會致病) 的盛行率、研究病理以探查可能死因,還有胃中的內含物可以知道食物的種類。結合各部份的資料後,能夠更深入探討江豚的生活史。
通常一隻受到誤捕的江豚,胃裡會有滿滿的食物,剖開胃可以看到完整的魚體跟一堆的耳石和嘴喙,這些就是江豚吃魚和頭足類的證據。而利用這些食物的殘骸鑑定出物種後,我們發現原來江豚吃的種類就是跟牠一樣棲息在沿、近岸的物種。江豚食物種類大約有31種,以魚類而言,主要以石首魚、稜鯷、鰕虎魚等小型魚類為食;而頭足類以槍魷為主,偶爾攝食烏賊、章魚及小型魷類。
 
江豚胃內含物中之食餌生物。(a) 魚類、(b) 魚類耳石、(c) 頭足類、(d) 頭足類嘴喙、(e) 甲殼類。(攝影:洪巧芸)
石首魚是臺灣西部海域主要的經濟魚種,而在太平洋的另一端,位於下加利福尼亞灣的加灣鼠海豚 (Phocoena sinus) 也因加灣石首魚 (Totoaba macdonaldi) 被密集捕撈的緣故,而雙雙面臨漁業致死及滅絕的危機。漁民為了取加灣石首魚的魚鰾而撒下天羅地網,遭池魚之殃的正是加灣鼠海豚呢!江豚與其他海豚都屬於頂級消費者,維持著生態系統中食物網的穩定,當江豚數量因人類活動而產生劇烈減少時,海洋中的食物網可能也正發生看不見的變化。在江豚受到滅絕危機前,首要是對江豚有更多認識,並從中想出能夠永續保護的解決辦法,使後代還能有機會親眼看見這群可愛的生物。在臺灣水域,江豚的研究不僅獲得各縣府單位的協助之外,也因為有熱心民眾主動通擱淺事件,使臺灣鯨豚的研究能夠一步一步順利地往前邁進。期望能有更多的人能夠與我們一起,看見神秘面紗下的江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