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30日 星期六

滄海變桑田:中華白海豚棲息環境人為變遷



撰文 / 黃祥麟博士(隨著海豚流浪的土博士)

沿岸以及河口環境,在生態系統中是介於海洋與陸地之間的生態交會區,有著極高的基礎生產力以及生物多樣性,同時也是許多高經濟魚類的繁殖以及育幼的場所。然而,沿岸以及河口環境也是目前地球上受到人為開發壓力最大的生態系統之一,除了漁撈活動、污染物堆積等降低棲息地品質的影響以外,過去數十年的填海造陸、海岸開發、港灣建設,很大幅度地造成了許多沿岸及河口環境無法回復的改變。對於依賴沿岸及河口環境的水生動物而言,這樣的變遷可能已經對牠們的分佈、棲息地利用,甚至是族群的生存力,造成不可回復的傷害。


圖一:河口及沿岸環境為中華白海豚的重要棲息環境。

和生活在大洋環境的其他種鯨類動物不同,中華白海豚(註1)主要生活在沿岸、河口區域,水深在15米以內的海域(圖一),而在中國、泰國等地的許多研究進一步表明,水深在二至七米以內的區域是中華白海豚最主要的核心棲息環境。然而,這些區域在過去數十年間經歷了相當大的變化。在中國、香港以及臺灣,過去的填海造陸、港灣及海堤等工程建設,相當大程度地永遠改變了中華白海豚的棲息環境。在臺灣西岸,中華白海豚主要分佈在苖栗至嘉義之間的沿海,衛星影像資料顯示1970年代初期,從大甲溪口以南到嘉義布袋沿海以北,有非常發達的海岸結構,但自1990年代開始,台中港區、彰濱工業區、六輕工業區,以及許多大大小小的人工海堤及港灣建設,徹底地改變了原來的海岸及河口環境原貌,許多原本可能是中華白海豚的核心棲息地的區,如今已經被水泥柏油路或是消坡塊所取代(圖二)。

          圖二:
          上:台中火力發電廠
          右上:六輕工業區
          右下:台中港區外活動的中華白海豚
圖二:臺灣中部海域(大甲溪口以南至嘉義布袋以北)自1970年代以來的海岸開發活動,最顯著的變化為台中港區、彰濱工業區以及六輕工業區等大型填海造陸的工程建設。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廈門、珠江口等地區,在過去40年間,超過900平方公里的沿岸及河口環境被填海造陸、深水港灣取代(圖三)。這樣的情形並沒有因為近年來對於中華白海豚保護的意識的提高而有所改善(圖四)。對於生活在這些緊臨著大城巿、高度開發的環境的中華白海豚而言,所謂的棲息地「選擇」也許只能是「選擇」人的活動「不那麼多」的環境,而目前的保育行動至多也只能把棲息環境及棲息地範圍維持在現今的水平,更多的可能是僅存的核心棲息環境仍在經濟發展的考量下一點一滴的消失。

圖三:珠江口週邊地區(包含深圳、珠海、澳門地區)過去40年的海岸開發及環境變遷,過去是淺水的河口海灣,許多現今已經被深水港灣、填海造陸等所取代,當地漁民訪察表示,在1970年代以前,這些地方都常常見到大群的中華白海豚。

儘管我們可以透過長期的衛星影像資料, 知道哪些區域的沿岸及河口環境因為人為開發而發生了改變,也可以計算出來有多少面積的棲息環境被人工的陸地或港灣所取代,但是這些人為變遷對中華白海豚的分佈的影響卻很難評估。一個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們根本沒有在人為開發活動之前中華白海豚分佈的基礎資料。在臺灣,對於中華白海豚分佈的系統性調查,一直到2006年才真正展開,廈門及香港算是比較早開展族群調查的地區,但也只能追溯至1990年代。因此,我們現在所知中華白海豚在不同地區的分佈,例如所謂的「南北分佈熱區」,實際上可能並非各個族群在各自的棲息環境的自然狀態,而是已經受到人為影響的狀態,而兩者間的落差,由於資料的缺乏已很難進行有效地評估。

圖四:興建中的港珠澳大橋(左上及右上),以及 在港珠澳大橋工程區活動的中華白海豚,遠方為港珠澳大橋人工島興建區域 (右下)。

在廈門水域的長期研究,也許某種程度上可以讓我們了解人為的環境變遷對於中華白海豚的分佈的影響。廈門灣從1970年代至今,大約有120平方公里的沿岸及河口的棲息環境被填海、深水港灣或是人工海堤等工程建設所改變。實際上,除了金門(包含大金門、小金門、大二膽等島)以及極少部份,早期被劃為保護區的海岸線以外,廈門島以及週邊地區幾乎已經不存在天然海岸線。關於中華白海豚的活動及分佈的記錄,最早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初期,當時廈門巿的岸邊就可以見到中華白海豚,然而這些早期的報告並沒有任何可供參考的GPS座標記錄。目前可以取得的分佈位置的記錄,則可以追溯到1995年。在過去這20年來,中華白海豚的核心分佈區域,由環繞廈門島週邊的沿岸水域的一個連續的核心棲息地,轉變為分隔在廈門島西側,以及金門-大小嶝水道的兩個核心分佈區,分佈位置由沿岸(距岸約600米)往離岸(距岸約1300米)移動,另一個顯著的特點是:自1995至今,中華白海豚的分佈區域始終遠離人工海岸線。除了分佈形態改變以外,現今的社群結構為由兩個低度交流的群體組成,不同群體間利用不同的核心棲息地,同時僅有少數個體穿梭在兩個群體間,這個現象暗示生活在廈門灣的中華白海豚可能已經進入族群片段化的階段,對於數量原本就不大的這個「族群」而言,這個現象將更進一步提高滅絕的風險。

從廈門水域的這個例子來看,中華白海豚的生存與牠們所賴以維生的沿岸及河口棲息環境密切相關,只有確保高品質的沿岸及河口棲息環境能夠持續存在,中華白海豚的生存才能獲得保障。從另外一個角度,保護中華白海豚的最終目的,也是保護沿岸及河口的棲息環境,進一步保護依賴沿岸及河口棲息環境生存的其他水生動物,其中,包含許多經濟魚類,以及倚賴這些魚類維生的人。


註1:中國、香港以及台灣對於「印太洋駝海豚 (Indo-Pacific humpback dolphin, Sousa chinensis)」的稱呼。


【作者介紹】

黃祥鱗博士原本研究燕雀目鳥類的飛行動力學,2002年開始投入鯨類生活史的研究,並參與白海豚相關調查工作。2011年加入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王丁教授團隊,最主要的工作是比較分析長江江豚生命表,並利用理論模型探討棲地衰退對淡水豚種群動態的影響,其分析結果與最新的長江考察結果之間呈現驚人的一致性。之後更引入衛星影像分析以及遙測技術,是黃博士目前最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